close
先前在無名時曾經寫了一篇『間接傳播』的文章,當時是網路上流傳中時報導『洪秀柱與林佳龍互罵幹X娘』,後來此事被證實是子虛烏有的事。之後又有同事好心寄給我有關提醒食品健康的文章,立意雖好,但我還是拿給我們的食品分析專家--瑤瑤做確認。網路上似是而非的內容有許多,甚至眼見耳聞的都不能輕信。事實的真相是什麼?淹沒在資訊鴻海裡,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來挖掘真相。或者,乾脆不要理會網路轉寄的『似專業』言論吧?人希望瞭解知識,卻反被知識所誤...不管如何,還是來看瑤瑤的分析好了^^

(以下紅字為瑤瑤的分析)

這篇文章雖然立意不錯,但是內容用詞錯誤百出,實在看不下去,我用紅色字體寫的在各段落之下,大家就看一看吧。其實最重要的原則就是,盡量少吃加工食品,顏色鮮豔、可以存放很久、看起來假假的、來路不明沒有包裝的(雖然有的包裝也是亂寫),這些都盡量避免。
我們不是食品業者,沒辦法看到真實加工製造狀況,所以你想避免也難,但是盡量以生鮮食材自己烹煮,盡量不加調味料,飲食清淡,不偏食,多樣飲食,少吃加工包裝食品,這些原則才是自保之道。

 

台灣人愛吃什麼呢?
1. 台灣人愛吃鹽酸(就是氯化氫HCl)
 
鹽酸是製造酸筍、酸菜(牛肉麵)、鹹菜(鴨)所必須用的。而且你知道嗎?鹽酸也是發酵醬油、蠔油的必須品。所以吃醬油要吃自然發酵的,但市面上比較少發售。酸筍要泡水20分,換水四次,才能用。吃鹽酸泡的這些食物,一定會早死。而且:烹製酸菜、酸筍等食物不宜用鋁製容器,加熱過的酸筍、酸菜也應避免放入含苯的包裝物內(如保麗龍)。
這個我沒聽過,不過酸筍酸菜是一定會浸泡酸的,至於是不是鹽酸,就不知道了,基本上是不會的,應該是使用弱酸,如醋酸,醋酸有分食品用的和工業用的,這就看業者的良心了。
另外市售的一些鹹水雞等禽類,皮吃起來脆脆的,很抱歉,一定浸泡過弱酸或弱鹼,或是一些磷酸鹽類的溶液,當然,這些有食品級的,也有工業級的,全看業者良心。

2.台灣人愛吃硫酸(亞硫酸氫鈉)
 
花蓮的秀林鄉,率先率在食物上使用硫酸。然後,宜蘭、台東起而跟進,廣為用途。若以為台灣鄉下樸實,食物應該沒有問題,那就錯得離譜了。我們所有的經驗都指出,對食物與化學用品知道得愈少的人,愈容易用毒,危害大眾,而不自知。所以身負著眾人健康責任的廚師,要多多看書學習。
硫酸,簡單來講就是長生不死藥。只要加了這東西,則色澤保鮮,味道變香又鮮好吃,口感則變有彈性。
乾貨:金針、蓮子、筍乾(焢肉)、竹笙、柿子乾、蜜餞等等,一定必加硫酸鈉。
新鮮物:新鮮的蓮子,10小時即變黑。而新鮮的竹筍,挖出來後4小時內不使用,底部會變黑。這些本來都不能保存的,但你注意看,現在都不會黑了。怎麼會這樣呢?因為這兩者都是浸過硫酸鈉以後,再上市,或塗抹泥土來掩飾。

講硫酸就不對了,可見這篇作者化學與食品背景很差。
金針與蓮子等乾貨,若需要白淨外觀的,通常是使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,目的就是漂白、增豔,二氧化硫不是硫酸,如果是硫酸,那些食品早就已經腐蝕!只是二氧化硫食品衛生法規裡有限至使用範圍及用量,但是這些乾貨,特別是大陸貨,用量絕對都超量,且殘留量也超過標準,所以這些乾貨盡量少吃,要吃的話在烹煮前先以流水浸泡一段時間。

海鮮魚蝦:
注意看,所有的魚一下船上岸,馬上淋上一桶水。那可不是水,而是硫酸鈉。市場的魚販旁邊都有一桶的水,把殺完的魚用水桶的水沖一下,那都是硫酸鈉。淋它一下,永保新鮮、長生不老。
市場的肉:
現在黃昏市場的魚肉雞肉,不但不發臭,而且越晚越鮮。以前媽媽教的如何看魚腮是紅色,眼睛是清楚的、肉有彈性,都不管用了。因為只要潑上硫酸鈉,魚肉雞肉永遠新鮮,有彈性,是長生不老魚,你又吃得出來嗎?而現在的蝦仁,怎麼炒都又大又肥,不會縮水,又很新鮮,為什麼跟以前不同呢?
 
因為啊!—浸了硫酸鈉,就都長生不老了。
你怎樣才能知道,你買的肉有沒有潑上硫酸鈉呢?試試一個方法吧:把自已煮好的不放鹽的白斬豬肉,白斬雞肉不要放冰箱,就放在外面吧。如果明天它居然還是好好的,如果它三天五天都好好的不臭,它就是潑上硫酸鈉的長生不老肉。而外面賣的白斬豬肉,白斬雞肉煮好後,會特別再浸一下硫酸鈉,這樣可以放一個星期以上,肉質都新鮮不壞,也不須要冰箱。
觀光區的海鮮:
觀光區的飯店,現在都永遠不怕下個雨,沒客人來了。客人少的飯店,也不怕東西會壞掉了。因為肉與魚都可以放很久,還是又嫩又鮮又Q,而且,一定沒有人吃得出來。怎麼辦呢?怎麼防範呢?以前的方法都不可用了,很紅很白的色澤,有彈性的鮮口味,都是問題。只好吃活的?但現殺的,又不忍心吃。只好吃有信用的肉販賣的,甚至連吃罐頭食品魚肉也相形之下,毒害較少。蝦仁一定要自已剝皮,反而污染少。

硫酸鈉喔....這篇作者又亂寫啦~
海鮮類使用的大多屬磷酸鹽類,或是磷酸鈉鹽類,這類物質對於食品保存是有一定的效果,特別是海產類,對於肉質嫩化、保色等有所助益,這些添加物,一樣有區分食品級與工業級,甚至有醫療級,同樣要看業者良心使用,衛生法規有限制用量及殘留量,但一樣很多未包裝之食品都超過標準。蝦仁吃起來會脆脆的,肉質緊有彈性,大多有浸泡過磷酸鹽。

3.台灣人愛吃硝(硝酸鈉)
 
以前硝或硝酸是拿來做香腸、火腿、叉燒肉的硝用量應該是70個ppm,也就是百萬分之七十。

我記得這個用量規定應該不是這樣,要去查查。

所以香腸不要自已在家中做。媽媽做的香腸最毒,雖然不用死豬肉,但是硝的用量,無法抓到百萬分之七十嘛,所以一定會多放好幾十倍,甚至於幾百倍以上。而如果食物中含有硝酸鈉,其中則有1/27機會會被吸收變成亞硝胺鈉,一進入腸胃,即能致癌。
一直以來,都有那麼多的死豬肉,怎麼處理的?好吃的香腸啦!!用死豬的黑血、黑肉,先漂白,再加色,用血紅色分離法,然後加上硝,真是又甜又香,又紅又Q的。所以香腸、金華火腿、臘肉不要多吃。像香港名店阿一鮑魚的高湯,號稱用金華火腿熬煮的,含高量的硝酸鈉,吃多了,也就完了。

對於作者的說法,我持保留態度,因為從沒聽過什麼血紅色分離法。但是這些加工品少吃是對的。

不過現在的硝,由於彰化一些餐廳的師父教授出來,已經轉身一變成了另一種「味精」,不少餐廳到處都在用了。硝是一種還原劑。用硝來炒菜,只要放一點點,肉又紅又嫩,青菜又脆又綠,味道鮮又好。而且硝的價格只有味精的一半。做高檔的自助餐,菜色1、2個小時都不變色,也不變味。除了會吃死人以外,實在太適合做菜了。

請說硝酸鹽,沒有人會直接用硝的,真是大笑話。

所以現在有一種餐廳,標榜菜都不放味精的,又有好原味、好色澤。他們承襲彰化大師的教派,菜中放的就是硝。

作者可能會因此吃上官司,因為不加味精不代表一定會加硝酸鹽。
通常標榜不加味精的餐飲是以不含味精成分的添加物來取代,例如甘貝素等具有鮮味旨味的調味料,有人工製造的,也有天然萃取的,項目很多。

外面是做生意的,別人放硝,你如果堅持不放,你的青菜會黑,肉又那麼不香嫩,你怎麼競爭?
再勸愛吃很好吃的魯肉飯,焢肉飯的人要注意了!!大家都知道,豬肉加上硝,好吃得不得了,而且肉又Q嫩又香滑,肉色又好,是你最不能忘情的好滋味。但硝的含量是平常的一萬倍。所以現在外面賣的魯肉飯,焢肉飯,放硝的很多,小心為妙。另外,樟茶鴨等菜色一定放硝,所以不應多吃。如果每天都吃硝炒的菜,不出一個月,就會種下癌症的因子。

基本上要辨識肉品是否含硝酸鹽,把握原則,香腸熱狗臘肉火腿一定添加,還有德國豬腳也是,可從肉的顏色感覺像醃漬過,呈粉紅色的,都會添加。添加硝酸鹽並非違法,而且是對於衛生安全有幫助的,且已經使用很久了,最主要的就是抑制肉毒桿菌。加工肉品在很早期因肉體本身,以及二次污染的肉毒桿菌而造成食入後死亡。後來在肉品中添加微量硝酸鹽,能夠有效抑制肉毒桿菌,因此目前大部分加工肉品多少都會添加。只是添加量有嚴格限制,目的就是硝酸鹽會轉化成亞硝酸,是致癌的因子,若依添加量添加是安全的,超量就對健康不好。總而言之,加工食品還是少吃。

4.台灣人愛吃鴉片
那麼多人都忘不了、離不開的麻辣火鍋,在中國大陸已抓到大部分的麻辣火鍋,都放著罌粟花殼粉。罌粟花殼粉就是鴉片的殼,磨的粉,非常的便宜,掉在地上沒有人要的。而一旦加在食物裏,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,讓你非去那一家吃不可。你知道嗎?在台灣,罌粟花殼粉也進了非常的多,一般都放在西點麵包裏。有放罌粟花殼粉的麵包店的麵包,實在是太好吃了,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。以前的有一種蜂蜜蛋糕,是高級品,現在蜂蜜蛋糕的味道與這種麵包一比,是完全比不了的。這種麵包實在太香太好吃了。如果,你總特別離不開的某一家麵包店的特別某一種麵包,不吃的話,過了很久都會想念,覺得別家怎麼也比不上的,這可能就有點問題。

這在國外是經常使用在烘焙食品中的,當作天然香料來源,罌粟花無罪,經過提煉萃取才是鴉片,作者這樣寫,又是在亂說了。

5.台灣人愛吃農藥
種菜一定要放很多大量的農藥,所以台灣人不能不吃農藥。你到市場,怎麼選菜的?要好看的菜,還是難看的菜?這是供需問題。所以從現在起,要接受難看的菜。農藥那麼多怎麼辦?首先菜一定要「先洗後切」。我可以告訴大家,外面餐廳的菜,一定是先切後洗,比較好處理。所以外面青菜也是不行的。
記得,在家要先洗後切。在家不要用清潔劑洗菜,因為一定殘留。
記不記得坊間流行用「鹽」洗菜,可去除農藥?這是一個誤傳。怎麼來的呢?鹽的確可以清除農藥,但是實行起來,卻幾乎不可能。那是因為,必須用清水加上,不多不少剛剛好1%的鹽,去洗菜。其產生的物理化學作用,可以去農藥。但是如果鹽是1.15%,或是0.98%,就沒有任何用處了,所以其難無比。還有一種笨方法,能有效的減少農藥殘留,那就是去根,去皮,把葉子一片片取下,刷表面,泡水二十分鐘,再用。
但如果都做不到,可以用下面所教,較實際的方法:
確實做到下列幾點,即能少吃農藥:
多吃地下的根菜類,較少污染。吃外皮很厚,或要削皮的果菜。吃外皮很滑的菜,較不殘留(如:蘋果好,芭樂不好)雨後再買菜,而且買經得起雨的菜。一切菜都汆燙後烹飪,可以洗去一些農藥。煮菜全程不加蓋,讓農藥蒸發,也就是說,不可以燜。吃冷凍蔬菜(已汆燙了)

我敢說這個作者絕對不是食品背景的人,因為念食品的會說「殺菁」,不會說汆燙,殺菁是蔬果加工的一個流程。這個作者....應該最多只是會煮東西而已。

吃罐頭蔬菜(雖不好,但農藥很少)
所以小白菜不能吃,農藥多得不得了。
苦瓜也不好,一般都有放農藥,外皮粗,不能削皮,農藥卡在皮的縫隙裏,無法去除,又要燜煮,農藥非常多。
會做菜的人,風險要分散,一天吃低風險,一天吃高風險的菜。
另外要注意,有些常吃的食品如:豆腐、豆干、麵條、米粉等,有經漂白水,CL2,硫磺等,加色或漂白過,所以一定要汆燙,去除毒質。

6.台灣人歡迎基因改造的食物
五年前才上市的基因改造的食物,已知能使實驗室的動物免疫力降低,容易生病。但因為統計資料缺乏,目前對人体情況不明了。(DDT在50年後才發現對人体不好。)
美國的法律是,除非能證明對人体有害,才不能上市。歐洲的法律是,證明對人体無害,才能上市。因此,時至今日,美國的農產品已九成以上,全面基因改造。
台灣跟隨美國的腳步,也欣然接受基因改造的食物。其中,現在台灣人所吃的黃豆類食品,如豆腐、豆漿等,以及所買的黃豆,除非特別加註聲明,否則都是基因改造的食物。另外,美國進口台灣的玉米,蕃茄醬,義大利麵醬等等,以及台灣一些標榜「生化」或「科技」的食品或飲料,都是基因改造食品。
WTO以後,美國基因改造的食物,包括水果與蔬菜,會全面輸入。基因改造,因為好種好收,現在也推廣至很多的台灣農作品。到時候,如果想吃非基因改造的傳統食物,就要認真的去尋找了。

基因食品對人是好是壞目前的確無法確認。臺灣以基改黃豆為最多,因為黃豆幾乎都是從美國進口(不平等的貿易協定),所以豆類衍生的食品,都含有基改黃豆,不過是好是壞,沒人知。基改食品抵擋不住,不然就不要吃任何東西。重點不在基改食品,重點是在添加物的安全性以及加工衛生才是最直接的重點問題。

7.台灣人大吃非食用色素
直至今天,不可以食用的色素,還是廣泛的被添加在食物中。如「紅花米」是不可食用的色素,卻一直用在紅龜粿上。而鹽基性介黃,亦非食用色素,還是常被使用在製造俗稱「它獷」的黃蘿蔔上。所以想活得健康,應該學習如何保護自已的安全。

應該是用紅色40號吧?

以下是可食用的色素的「完全手冊」。雖然可以食用,還是添加物,最好是不要去食用,更不要提那些,不可食用的有害色素了。
可食用藍色色素:1號、2號(或4號,目前有爭議)
可食用綠色色素:3號
可食用黃色色素:4號、5號
可食用紅色色素:6號、7號,40號。
其他,只要沒有提到的,雖有廣為使用,如紅色2號、紅色103號等,
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為吉。
首先,不要迷信好味道。要了解,正常的食物味道不錯,但是味道的範疇,不可能差別太大的。在家裏你用真材實料用心去煮,沒有那麼好吃的話,在外面不應該會變得太好吃。在以前的時代,沒有那麼好吃的東西,到今天,更不應該變好吃了。
再來,要知道什麼是原味。你要煮菜,應該立願做頂級的廚師,挑戰自己,煮出好原味來,絕不在生食肉品內,或在烹調中,添加化學物品,來增進不真實的鮮味與色澤。
然後,請幫助自已與大眾,活得健康長壽。今日健康長壽之道,有些部分,是靠一個人對環境與食品的認識。對這方面的無知與天真,可以奪去你的健康與生命。做一個有良心的廚師,肩負大眾健康的巨責,尤其要常常吸收這方面的知識。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t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