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回應James『小人物新年誌』時,提到了台北這幾年過年年味的轉變,想起前陣子當我們blog在一起裡發起書寫關於城市筆記的活動。
在台北土生土長的我,好像也該為這個城市留點什麼吧。
書寫城市其實就是書寫自我的記憶與對城市的認同,也來下手一書記憶裡的10 places of my city:
::學校操場::
母校之一,座落於木新路上,現以出產陳綺貞與Jolin聞名。操場之於我有許多回憶,心情不好時便獨自走個好幾圈,邊走邊想事情,或邊走邊流淚。有次假日下大雨,看見有個女生冒大雨騎腳踏車狂繞著操場,才知道苦悶的不只我一個。
操場有塊鳥不生蛋寸草不生之地,是我們練樂隊走圖走禿的。下雨的冬日裡,握著小號的手開始發抖,吹一個一點sol,夏日團練,看著操場上蜻蜓飛舞,赤腳踩在泥濘的土裡,笑說是腳部美容,這些都是對太陽神國度的美麗回憶。
::至善園::
高中段考完、大學時代逛完故宮展都會來這裡窩著。心情不好時丟個十塊入園費便可以呆坐一下午,看看庭園流水,是以前耍自閉療傷的秘密基地;可惜畢業之後就沒什麼機會去了。
::建中林家乾麵::
大家可能難想像,如果要我選最喜歡的食物,我的答案會是乾麵。
以前沒店面,得排排坐在路邊板凳上吃,現有店面方便許多,我每到這裡必點中碗乾麵、蛋花魚丸四。通常乾麵(傻瓜乾麵)是要加烏醋或其他調味料的,我習慣吃原味,新鮮蔥花與一點淡淡鹹味就很美味。推薦很多人來吃也覺得還好,不太能理解我對乾麵為何如此熱愛,可我就是喜歡這種味道,吃完就是一臉滿足,覺得住台北真好。
對了,老闆娘記性特好,即使一兩個月沒去,她看到我還是能準確的說出我要點什麼,逢假日人潮多的時候,她算錢也不會算錯,記性之好實在驚人。
::天母::
天母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高級地方,時有洋人出沒。八零年代美式速食相繼引進台灣,天母也開了家肯德基(約在圓環麥當勞斜對面),看板是紅白相間的,門口有個肯德基爺爺,吃壓力鍋做出的原味炸雞真是種天堂般奢華的享受,風味和現在油炸的炸雞稍有不同。家人通常是買家庭號帶回家,即使放在便當帶去學校蒸也不失其美味,且一定是同學稱羨的對象。
我也很懷念天母的舊誠品,踩上去嘎積作響的木頭階梯,書本的香味與窗外投射進來的暖陽,可以讓我逛好久。現在四處林立商業化的誠品反倒覺得少了些什麼。
::中正紀念堂::
練樂隊的大概都知道『中正廟』,偌大的廣場是練走圖的最佳去處,前幾年來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台北樂府在練,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。而後幾次社團表演因緣際會可以進入小廳與大廳表演,這輩子能在國家音樂廳表演,也算是非常難得的經驗了。
::西門町::
高中時代我沒騷到去西門町冰宮溜冰,在那個狂迷動漫的年代,一來西門町便是直衝萬年四樓找日雜,再去tower翻唱片。Fred Astire與Etta James都是在那裡翻到的,雖然價格高昂,但還是省吃儉用買了下來。
大學時代也曾很瘋狂,看完一輪電影再看二輪電影,還記得去看坎城影戰展法國片『人,性本色』,結果男主角動作常常停格很久,三分鐘後睜開雙眼男主角還是同一個動作,差一點看到睡著:P 現在逛西門町就有種年齡層不符的感覺了。
::中山北路商圈::
中山北路與南京西路有新光三越、衣蝶百貨,是逛街的好去處。考完高中聯考後就來這裡學日語,每個星期六都會來這裡報到。這裡相當方便,什麼貨都買的到,除百貨內的高檔衣服外,外圍也有平價的地攤貨可挑。
如不嫌累,走一些路便可到鄰近當代美術館看一下台北舊市府風貌,也可以到寧夏夜市、後車站、圓環、延平北路等老商圈。小的時候媽媽說到『台北』,都是來這裡逛著名的大千百貨,當時有電動手扶梯的百貨可說是第一先進呢,逛完再去附近的義美吃霜淇淋。目前大千百貨將被訂為史蹟,而義美冰淇淋現在還吃的到。
我很喜歡逛艋舺、昌吉街、延平北路這些老地方,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軌跡,當然,好吃的東西也特別多:P
::士林的街道::
chatte是在這裡長大的,重要性自然不必贅述。
::陽明山步道::
陽明山的步道也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,從遊客中心一路走到二子坪腿快要斷掉,
爬向天池時與一條大蛇窄路相逢、在面天山躺在草坪上以山嵐為被,
耳邊是蟲鳴與鳥叫,還可見到小蚱蜢跳來跳去,遠離塵囂好不痛快。
二子坪蝴蝶走廊、林蔭小路很美,天雨路滑時會需要互相扶持一直走下去,
不過這樣的承諾並沒有實現,現在也不想找其他人來走,搞不好像呂洞賓廟是條分手路線。:P
::台北車站::
YMCA、壽德大樓,以前常在這裡等人等到發火。發呆看路邊的行人,所以有深刻的印象。
嗯,大概就是這樣吧,也許十年後這些地方又要重新洗牌。
也歡迎大家來分享屬於你的十個地方。
後記:如果Flickr上的10 Places Of My City相片也可以做成Mappr!這樣,應該會很不錯吧?
Technorati Tags: 10placesofmycity